首页 > 作文大全 > 写作指导 >大单元教学设计 新网师2022年秋《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践》第四次课程综述

大单元教学设计 新网师2022年秋《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践》第四次课程综述

时间:

  2017版新课标颁布,统编新教材启用,高中语文教学进入“大单元教学设计”时代。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的特征是什么?教师该如何做才能实施大单元教学?第四次授课,刘广文老师围绕核心概念、具体做法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对老师们理解与实施大单元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有何特征?如何设计大单元教学?如何确定大概念?这些问题都是老师们迫切想知道的。为了解决老师们的问题,理清大家疑惑,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刘老师围绕“大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第四次授课。

  在正式授课之前,刘广文老师先指出大单元教学的现状:在实际教学中,一线教师难以真正践行大单元教学,发挥出大单元教学的作用,学生也难以从中受到启发,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刘广文老师指出,难以践行的具体原因有以下三点:

  1.从大单元教学本身来说,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单篇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入了“大概念”“大情境”“核心任务”“子任务”等新的概念,本身就难以理解,更枉论灵活的使用。

  2.从教师层面来说,大单元教学对老师的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导致老师难以理解和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同时,因为我国刚开始实施大单元教学,大多数老师经验不足,理论薄弱,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开展活动。

  3.从学生层面来说,过往以知识为中心,单篇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堂已经深入人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详细解读文本内容的方式还难以理解、掌握文本内容,更不用说大单元教学这种需要学生充分预习、梳理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大多数学生梳理探究能力薄弱,主动性差,导致课堂环节不能顺利推进。

  针对这些现状,刘老师结合自己学习体会,针对大家第四次作业问题,与大家讨论交流,揭开大单元教学的面纱,帮助老师们更好的理解运用大单元教学,实现育人价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我们要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素养是道德品质、知识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素养的发展是通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能力看似和知识无关,其实要实现这些目标,都离不开丰富的知识储备,由此可知,知识能力是暗含其中的。

  那么,在高中语文学科中,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呢?刘老师指出:课标中明确告诉我们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和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学生要拥有这些能力就需要在大情境、大任务中展开,学生想要获得这种能力需要在语言实践中展开,构建一个有活动对象、活动目的、活动范围、活动现象的具体场景,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有语言运用的环境学习,能够解决现实问题。而旧有课程立足于知识,以文本为核心,是利用知识解决课本问题,而非现实问题。而大单元教学整合资源,塑造情境,设计任务清单,目的就是为了立足于现状,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大单元教学应运而生。

  大概念能够体现学科本质,具有可迁移的特点。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大概念,刘老师以“文学阅读”在各个阶段的不同目标为例,从中寻找反复出现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找到“感受、鉴赏”等词,确定“文学阅读”的大概念,帮助我们理解大概念的本质和迁移性。

  刘老师又以本次学习资料,作业评析案例——黄剑老师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你的谥号我做主》为例,通过阅读课标和单元提示,找到反复出现的词“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文化价值”“以史为鉴”“传承”等,明确黄剑老师的大概念主题——你的谥号我做主,属于鉴赏人物形象,进行人物评价范畴,同时又无形中影响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符合精神内涵这个大概念,从而判断黄剑老师所确立的大概念是正确的。而黄剑老师的活动一:“全面辨析”环节,要求学生进一步分析秦始皇与后唐庄宗的形象特征,这个活动符合家国情怀,担当精神这个单元学习目标,体现了文化价值。这些让我们明白了确定大概念、制定单元学习目标的方法。

  大情境致力于素养。黄剑老师的教学设计围绕“谥号”展开,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发展学生梳理、总结、评价和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能力。

  依然以黄剑老师的教学设计《你的谥好我做主》为例,整个学习活动形成一个大框架,呈递进形式展开学习。如大活动:整理生平——请谥议谥——定谥赠谥,这些活动逐步展开,是对内容的梳理总结,我们原先的教学活动在这里已经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大单元教学还有一些小活动:辨析秦始皇和后唐庄宗人物形象——初拟谥号——改谥——定谥——撰写谥文,是引导学生全面、准确、深度理解人物形象,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进一步感受典型人物的精神品格。同时,教师也提供了一些支架,如对孝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人物形象,精神上得以洗涤。

  依据大概念的结构性,刘老师回答了部分学员的疑问:学生做这些活动,会不会导致成绩落后?

  刘老师非常肯定的回答:学生做这些活动,如果操作不当,方法不对,会有越考越差的可能。但是,刘老师指出,这种现象是畏难情绪,是不自信的表现,如果我们按照黄老师的老师的指导去操作,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更深入运用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的成绩只会越来越好,不会变差。因为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是被动学习,大单元教学是学生主动学习,反复训练,只要操作得当,肯定是大单元教学学习效果好。

  整合性体现在内容的统整方面,但是并不是一个任务贯穿到底,而是分板块依次进行。它将主要知识点整合到一起,分课段,分课时完成单元教学,每个课段重点不一样,例如,第一课段是文言知识积累,利用第一课时理解实词虚词。第二课时联系上下文翻译词句。第二课段是文学评价,可以利用两个课时完成人物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比较细致的,依据课标,贯穿重要内容,并非一带而过,学生肯定能学好。

  在这里,刘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大单元教学与群文教学的区别:群文教学侧重主题,内容相近,缺乏整体结构,不可迁移;大单元教学侧重大概念,包括学科和主题双向的价值,由学科大任务统领,统摄性更强,逻辑更强。

  由此观之,黄剑老师的教学设计《你的谥号我做主》属于大单元设计,它做到了四个要求:

  黄老师的设计思路整体上亦符合大单元设计的思路:大概念——基本问题——核心人物——课段、课时——课时子任务——学习评价。

  但是刘老师也指出,我们要看到黄老师设计的不足之处:没有正确认识学习评价,把它当成测评作业来处理。大单元教学的学习评价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它是分等级、多角度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一个任务就可以给学生一个评价量表,学生就有努力的方向,努力的标准,能够按照标准去做,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总之,它贯穿整个学习过程:预习评价——过程性评价——结果评价。

  刘老师特别强调,大概念教学和单篇教学并不矛盾,实际上,大概念教学分课时呈现时,和单篇教学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大单元教学是围绕主题展开,重视内容的整体性,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展开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目的。

  结合此次作业内容,刘老师选择必修上第六单元(《劝学》等思辨阅读与表达单元)为例,为我们详细展示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做法。

  刘老师认为,从课标和单元提示反复出现的词来看,第六单元的大概念可以确定为:论说的针对性。

  刘老师总结到:以上文章都是针对当时的现象展开论述,由此可知,“论说的针对性”合理。

  这三个任务也是有针对性的,围绕学习内容、说理方式等展开,可见,刘老师把“论说的针对性”作为第六单元的大概念,是非常恰当的。

  在具体阐述之前,刘老师专门强调,大单元教学要分专题、分课段展开,每一个专题围绕一个大任务实施,每个课段不限于一个课时,严格按照这种方法去做,学生的成绩一定不会下降,反而对问题理解透彻、思辩、深入。

  1、第一课段:梳理内容要点,课文的基本内容,实词虚词,翻译等基础知识。(2课时)

  如:《劝学》中提出学习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本性,学生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惰性为何还未改变?这句话有道理吗?《师说》中倡导我们要向别人学习,这不是一个学习常识吗?为何此篇却能够成为名篇呢?

  如:《拿来主义》中运用比喻论证,阐明观点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就如“大宅子”,有人认为它比喻传统文化,有人认为是比喻外来文化……你认为呢?你认为比喻论证的好处是什么?有什么弊端呢?

  4、第四课段:写作,针对一个学习中的当前问题来写,结合现实问题,体现出辩证性。

  刘老师总结到:这样从理解内容观点到辩证分析观点,再到论证方法的辨析,再到写作、迁移运用的学习方法,就凸显出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结构性,同时,这种“针对问题——提炼观点——选择合适方法展开论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还可以迁移到其他议论文的学习中,我们都应该践行大单元教学。

  本节课,刘广文老师带着我们在厘清大单元教学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大单元教学的特征,明确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做法。通过授课,老师们消除了对大单元教学的畏惧心理,明确了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不同,以及在教学中重点突破的地方。老师们虽仍有疑惑,相信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增进对新课标的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

  奔向卓越教师的动力燃料 新网师2022年秋“构建理想课堂初中语文”第一讲课程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