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实录 >【艳平专栏·课堂实录】:逍遥与端严——《庄子二则》情境式任务群学习(2)

【艳平专栏·课堂实录】:逍遥与端严——《庄子二则》情境式任务群学习(2)

时间:

  师:各位嘉宾,在《逍遥游》里,庄子仿佛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鹏,但是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庄子又似乎成了出游从容的鲦鱼。鹏之大,鱼之小,是否矛盾呢?请各位嘉宾分享一下你们的观点。没有思考时间。惠子队开始,昱辰你来讲。

  生:鹏与鲦,正如老子所云,上善若水。而水,大可大如南冥,小可小如水滴。大还可以再大,大比太平洋,小的可以再小,小得就像飘渺的雾气。这正是庄子的自然之道。鹏之大是庄子内心的胸怀,大的是他对未来的追求,大的也许就是他的天地。小是他的处众人之所处,小的是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物质。意思是说哪怕别人给他制造了困境,他可以穿过去,但是同时又再变为它的大鹏。南冥对于鹏来说,是不太小的,庄子相对南冥来说是小的,所以他要变成大鹏。这就是庄子的小与大,它由大变小,由小变大,由宽广到内收,由内收到宽广。

  师:昱辰讲得很绕,你们听明白了吗?你们现在的听觉能力很好。我来提炼,昱辰刚刚讲的是大与小的关系,任何的大没有胸怀之大。困难再大,比不过胸怀。我们的内心就是辽远的天空,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的宇宙。那么遇到波折也好,困难也好,灾祸也罢,它都在这个大之内。于是呀,大与小在转化;于是呀,庄子就在这大与小的追寻之中,达到了他内心的天人合一,顺其自然,逍遥平衡。昱辰的阐述漂亮极啦!吴希你来讲。

  生:首先他像鲲一样,再化而为鹏,去寻找他的理想。但是呢,他在追求的过程之中,遇见很多问题,会阻碍到他。他也许会思考,要俯身向下,回到世间他觉得我不可能完全达到九万里的绝对逍遥的境界。小呢?小的话就是俯身向下。

  师:哦,我懂了,你认为他是把自己比作鱼,或者说这个鱼俯身向下,正因为这个俯身让他明白了,他自身永远大不过天地,庄子通过这种方式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正因为无知,才要不断往前走,往前走,往高飞,往高飞,追求永无止境。还有要讲的吗?梓烨,你来说。

  生:鹏之前是鲲?鲲之前是什么呢?鲲有没可能是鲦鱼呢?我没有看过《山海经》,我也没有看过相关方面的书。我在想,鲲是不是从小变大的?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没有一个鲲刚出来就有几千米那么大,它生下来是不是像鲦鱼那样,是不是鲦鱼中最与众不同的?

  师:天哪!你这超强的想象力与勾联力。我用一句话概括,他所要表达的就是每个人可能都是那只鲦鱼,每个人可能都是那只丑小鸭。但因为我不同寻常,但是因为内驱力的驱使,因为我是一只不同寻常的鲲,所以我要变成鹏,我要从北冥到了南冥。他其实要表达的观点,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变化,包括世界万物的变化,都要遵循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

  鹏之大,大的是外形,是实力,也是格局,是眼界,是心之宽阔心之坚定,心之独立,心之自由,不受外力打扰。

  鱼之小,小的只是外形,小的只是境遇,心之安然的,心之从容,心之闲适,心之自由,亦不受外物打扰。

  鹏之逍遥来自于突破与追寻,鱼之自在来自于适合与安顿,物之大小不同,物之定位不同,但终极意义相通,向世界疗愈,与自我和解。

  师:鹏之逍遥,来自突破与追寻;鱼之自在,来自适合与安顿。那鱼儿为什么在那么小的池塘里面,我也可以自由自在地玩呀。为什么我会这样?是因为我的内心在安顿。我觉得庄子在告诉我们,每个人要学会向世界疗愈,与自我和解。

  我们都知道,庄子与惠子是一生至交,一位家徒四壁,一位贵为相国;一位视名利如敝屣,一位汲汲于富贵;一位退之安然,一位进之勇毅;一位深居简出,一位不甘寂寞。但他们却是知己,更是才华相当的辩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便是佐证。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庄子与惠子团队,请两个团队循本源,追初心,聊一聊各自观点背后秉承的真实想法。

  师:惠子和庄子是一对冤家,他们俩是至交好友,一个家徒四壁,穷得叮叮当当;一个汲汲功名,富贵荣华。他们二人才华相当,是针锋相对的辩友,你们知道吗?世界很奇妙的,这个世界上,如果有才华相当的人与你针锋相对,他会让你变得越来越聪明,他会变得让你越来越智慧。《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便是佐证。在这个故事里面,庄子和惠子有了一场灵魂之辩。请两个团队寻本源,追初心。为什么庄子会有这个观点?为什么惠子会有那个观点?请两队嘉宾做好准备,没有思考时间。庄子队开始。铉皓,你来讲。

  生:我认为庄子的内心世界是感性的,他的人生其实是比较悲惨的,物质生活上一直比较窘迫,晚年时候,老婆也先他而去。在这种情况下,他更需要有一颗相对从容的心,看待事物会多出一层温柔与迁移。他看到鱼儿在水中游,他可以感受到鱼的快乐,这样他也能变得快乐,鱼的快乐传递给他,他的快乐也在传递给鱼。所以,我认为无论什么情感,都是可以传递的。

  师:有理有据有观点。人与人之间,人与鱼之间,他们的情绪可以传递,这种传递其实就是共情。诗翰,你来说。

  生:我不知道怎么说。一个人的情绪可以流露在外表的,看他的心情好不好,其实可以从行为看出来,鲦鱼出游从容就可以看出鱼的开心。

  生:我认为惠子之所以这样得出来的结论,是因为他是在合理的范围去探究事物。他不同意庄子的观点,认为他不是鱼,感知不到鱼的快乐,如果强加,就是以己度人,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别人的想法,所以这是不合理。

  师:所以你认为惠子他对于事物的解释,一定要在合理的范围。庄子的思考是感性的话,惠子的思考就——

  生:惠子的思考就比较理性,他注重从客观层面探究结论,庄子则是从主观层面表达感受。

  生:他把自己的世界代入到鱼的世界,刚刚肖子荷说庄子的人生符号是鹏,他向往天空,追求自由,他认为鱼在一直游,一直游,没有烦恼,鱼也是自由的代表。所以他认为,他知道鱼的快乐。

  师:你意思是说庄子把自己的心代入到鱼身上,我就是鱼,鱼就是我,庄子与鱼一以贯之,互相融通,这叫什么呢?这就是物我合一,在庄子看来,天人一体,物我合一,我们人也是自然万物的一个分子。衡之,你来说。

  生:从鲦鱼出游从容,得出鱼之乐这个结论,中间少了推论,这个结论得来的有点草率,所以惠子不赞同庄子的观点。在惠子看来,要想得出某个结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没有实践的检验,这个结论就是轻飘飘的,没有逻辑性与推理感。

  师:你这个回答具有极强的提炼感,惠子讲求实证,讲求科学,讲求格物致知,所以惠子活在现实里,活在当下里。昱萱,你来说。

  生:有一种东西叫共情力,就是我们能感受别人的感受。比如说我是一个演员,我要演这个角色,但我不是这个角色本身。为什么我能知道这个角色的感觉是什么?嗯,因为每个人性格都不一样,但某些本能都是相通的。比如追求自由,喜欢优越的环境等,这些都一样的。他在濠梁之上,他非常自由,因为他自由,就看到鱼儿的自由。我家养了一条鱼,它在那个鱼缸里面蜗居,它一游就碰壁。给它换了一个鱼缸,依然撞墙,它生来就是让人们观赏,没有任何自由。我看着它,觉得很压抑,后来鱼全死了,这种压抑的情绪就是一种共情。它应当是自由的,不归属于谁。所以我认为庄子能看出来这一点,他很智慧。

  师:特别好!在庄子眼里,万物已经不是物了,万物和他自己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啊。既然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就是有情绪的,他就是有情感的,他就是可以共情的。

  师:昱萱的回答着实惊艳,与生活打通,在生活的了悟里去感知庄子的心境,特别好!

  生:你们一直说物我交融,人都是有感情的,那鱼也有感情啊。鱼本身也有感情呀,拿自己的观点强加在鱼身上,去驾驭鱼,鱼在你们眼里就是一个象征,但也许鱼的游弋就是他的本能,就像我们人要狐疑一样,不能说别人看我们呼吸,就认为我们很自在。不能用心态代替结论。

  生:对方一直强调人和鱼的共情力可以互相传递。人和鱼是不一样的,鱼的快乐很简单,愤怒很简单,人的脑电波和鱼的脑电波是一样的吗?你可以听到鱼的想法吗?你就说鱼是快乐的,但是鱼毕竟比我们低等,你不能以人的思维去评价一个低等动物的思维。

  生:对方一直说我们是把人的思想强加给鱼,就像梦桐刚刚说的,你凭什么你要用自己的思想去揣测别人。我觉得这是因为万物交融,你的心里要时刻有别人,你要有别的事物,然后时刻为别的事物着想。庄子成为大家的一个原因,或许就是他处处想着万物,忧乐其忧乐,对不对?

  生:我从三个层面继续验证庄子的看法,三个层面分别是哲学层面、艺术层面、逻辑层面。艺术层面,庄子以物言情,给万物着色;哲学层面,他在天地之间,与天地交流,将我与万物融通,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他与万物已经是一体了;最后从逻辑层面来讲,你们说他不讲逻辑,他其实有逻辑感,惠子的思想境界与庄子不在一个层级,既然不在一个层级,又怎么会懂他的想法呢?

  师:所以乃煊强调的是思想境界的一致性,才能真正理解与感同身受。惠子与庄子比起来,境界还是稍低一点,对吧?刘昱辰最后来收尾!

  生:其实大家争到最后,双方就是和而不同,双方观点可以自我保留,矛盾又不能调和。你的观点从哪里来?很多时候其实是从本源中来。有的观点你生来认可,有的观点你生来不认可。所以我认为人的观点或者人的哲学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与生俱来,进而影响我们人世的愉悦,对事物的判断与认知。

  师:昱辰把观点回归到本源,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观点,追溯起来,可能是因为我与生俱来的不一样的习性。

  庄子在意的是以物着我的色彩,我快乐便知鱼快乐,追求的是主观心之好;惠子在意的是标准谨严的判断,物是物,我是我,泾渭分明,追求的是客观理之对;

  庄子在意的是务虚无用的体验,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惠子在意的是务实有用的探索,建有用之认识,做有用之大事。

  庄子是艺术家,寄情于鱼,化而为鸟,与万物相融,与宇宙共鸣,在天地之间自由来去,一切化于他的道,这是逍遥的人生态度。

  惠子是实干家,理性有序,冷静客观,讲求实证,讲求科学,讲求格物致知,这是端严的人生态度。

  师:庄子老人家曾表达过这么一个意思,人生不在于铭记,人生在于忘记。请同学们忘记你们刚才的身份,回归本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做一人生方式的选择,你选择庄子九天逍遥还是选择惠子接地端严?没有标准,请畅所欲言。安哲你来讲。

  生:我选择惠子的接地端严,因为惠子有一种实干家的气质,只有实干才能达成心中的想法。

  师: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中,需要我们实干,幸福是干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你的回答质量不太高,少了具体依据。羽辰,你来讲。

  生:我选择庄子的九天逍遥,如果像惠子那样,过于一是一,二是二,给自己的生活下了一个定义的话,人生就会少去许多乐趣,也不会去尝试做更多的事情。

  师:非常有道理!把这句话送给你们,人生不用下定义。所以你认为人生是不用定义的,可能没有定义的人生,反而让我们内心更自由,更充实。嘉毅,你来说。

  生:我会选择庄子的九天逍遥,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如果是惠子的话,成天会活得非常警惕,老是在揣度着,生怕自己的好朋友抢了自己的饭碗,这样太累了。庄子他虽然活在世上,但心中一直有轻盈的精神境界,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

  生:我选择惠子的接地端严,庄子虽然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但是他还是不可避免地是要跟别人交流的。如果他跟别人交流,每天就说我是鱼我是鱼,别人会认为他很奇怪,就会很孤独。但是人需要生活在群体中,需要别人认可自己,也需要融入社会。庄子的这种逍遥,可能就是自己个体的逍遥,对群体来讲,不合适。

  生:我选择惠子的接地端严。比如说外国侵略者来侵略我们国家了,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挺身而出,保家卫国,但你要说我在九天逍遥,这个侵略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总不能这样,而且,庄子的九天逍遥不能只针对自己,他的九天逍遥要成为一个知识体系,让别人来传承。但在他的学说里,似乎只有他一个人做到了,其他人都没做到,这样的话,就会失之于唯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庄子的九天逍遥和惠子的接地端严是可以达成某种平衡的,彼此之间互相融通,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中庸之道。

  师:书令的发言质量超级高!他认为九天逍遥是有条件的,假如说我们现在时局动荡,我们能不能都去九天逍遥?我们必然要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中啊。你会发现,我们越来越觉得,人活着活着就是在追求一种平衡。当我们把所有的一切打通的时候,儒家的也好,道家的也罢,它都有相融的地方。我们不做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是非判断。在我们追求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可能更多的是要去讲求适合不适合,合情不合情,合理不合理。它需要我们去权衡,需要我们去转变,需要我们去调整,需要我们运用智慧去度量。

  师:各位嘉宾,你们的表现精彩异常,我们再做进一步升华,让我们追随先哲的足音,去探寻我们的民族符号,去感知鹏之精神的生生不息。

  庄子想象的鲲鹏逍遥世界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世界,为什么中华民族却把鹏之形象内化在民族血脉里,外显在大国气象里。李白之大鹏,岳飞之鹏举,男孩取名之鹏程,更是不胜枚举。

  人民日报称:运20是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大型多用途运输机,现已列装人民军队。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其载重和航程力大无比,用“鲲鹏”,来命名最为恰当。我们传承的是什么呢?

  生:中国为什么要把鲲鹏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文化里面?中国既有鲲的形象,又有鹏的形象,这就表明中国文化是收放自如,沉潜飞动的。鲲代表着沉潜,鹏代表着奋飞。中华民族能苦探深海,也能去征服苍穹。

  师:乃煊真是慧心独具,中华民族有蓄势忍耐的沉潜,也有征服苍穹的豪迈与浪漫。所以,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浪漫气息的民族。

  生:我之前听过一个故事,就是一条鱼跳跃过很多个池子,最终奔向大海。而我认为中国就是这条鱼,它在幼年之时搏击猛浪,在成年之时向宇宙奋飞,就是庄子讲的怒而飞,这就是中国形象。

  师:晓悦认为中国就是乘风而起的大鹏,我特别喜欢“怒而飞”这个词,人生需要冲动,国家需要激情,民族需要力量,所有的一切会汇聚成中国汪洋,这就叫中国力量、民族精神。我们追求的是什么?

  师:精神追求的永不止息,浪漫理想的孜孜追寻。人生永远未完成,理想永远在路上。只有当我们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我们才能明白庄子带给我们的行者无疆的辽阔境界。下课!

  司艳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清澜山学校语文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广东教材出版中心培训专家,山西省教学能手。《唯有夸张识君心》获“语文报”杯微课大赛特等奖,大单元教学设计《东方之子,尽显真我本色》在第二届“新时代语文教育学术展评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几十篇文章在各级刊物及语文核心期刊发表,语文湿地专栏作者,群文阅读研究者,积累文字200万左右。辅导学生多次在“语文报”杯征文比赛中荣获特等奖以及一等奖,2019年6月出版专著《司艳平青春语文课堂18例》。

  2020年7月,与王君、陈晓东、魏志强合著的《搞定作文这只小怪兽》出版。2021年8月,专著《古诗文同质同人群文教学13例》出版,并且在第二届“新时代语文教育学术展评活动”中荣获专著类一等奖。

  自主开发课程《儒林外史》十三讲、七上现代文教学创新设计五讲、同质同人群文教学创新设计五讲、八上现代文教学创新设计五讲。

  朋友们,如果您想搞清青春语文文本类型的课型选择,打通文本与自我的距离,贯通语文与生活的勾连,贯通课堂与价值的联系,对话生命,反思课堂,可以读读司艳平老师的这本书——《司艳平青春语文课堂18例》。

  艳平专著:《司艳平青春语文课堂18例》2019.6出版 淘宝、当当、京东均有售)

  朋友们,如果您想深入了解古诗词群文教学的设计思路,近距离感知13个文人的诗风文风、品格气度,如果您想综合梳理概括这些文人的思想脉络,细化学生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可以读读司艳平老师的这本书《古诗文同质同人群文教学1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