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实录 >他的镜头下人们曾经这样生活

他的镜头下人们曾经这样生活

时间:

  “作为一个摄影工作者,我们有太多的画面要呈现给世人,可对我而言,命运注定要我把镜头对准85%的人。这85%的人,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和主体。在这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中真正体现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的基因。”朱宪民说。

  朱宪民,中国当代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开拓者和领军者,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摄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持之以恒地关注平民生活,用镜头定格大时代变迁中普通民众的时光岁月和历史沧桑,作品意境深远,具有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从1963年的隆冬,朱宪民用手中的苏联产基辅相机拍下黄河大堤开始,对于黄河与两岸的百姓,他一拍就是60年。他说:“黄河的拍摄,我情也切切,意也切切;苦也深深,乐也深深。”黄河确实是他割舍不断的情缘,将镜头对准眼前的黄河中原人,自己的父老乡亲,可以说是一种他对童年生活的回望。

  1943年,朱宪民出生于黄河边上的山东濮县(今属河南省范县濮城镇),小的时候生活很苦。他回忆,17岁离开家之前没穿过袜子,没见过火车、汽车、电灯,也不知道除枣以外还有其他的水果。

  17岁那年,朱宪民背着行装离开家乡,闯关东到了辽宁抚顺,进入一家照相馆当学徒。“从进入照相馆,我就喜欢上了摄影。”从照相馆的学徒成长为摄影记者,他从范县出发到辽宁抚顺再到吉林长春,所拍摄的一些优秀作品逐渐引起了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袁毅平、吕厚民的注意,被借调到中国摄影家协会展览部,后被正式调至北京工作。

  1979年,法国纪实摄影家苏瓦约来中国拍摄。两个月的时间里,朱宪民陪着他在新疆、内蒙古、云南采风,他观察苏瓦约的创作理念和拍摄方式,这个过程中他开始思考:作为摄影人,镜头要对准什么?要表现和记录什么?什么才是真正有历史和文献价值的东西?什么才是中国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他也从意大利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的纪录片《中国》里,找到了表现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常态最有说服力的元素,那就是人。

  那种朦胧的认识,决定了他最终把眼光聚焦在普通老百姓身上。“我想100年之后,后人回顾这些照片,应该可以看到一段历史和一个时代的缩影。”朱宪民说。

  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故土意识,朱宪民想,他最有能力表现也最想表现的人首先是在故乡。他踏上了回家的路,将镜头对准最熟悉的土地和人民。

  1976年,朱宪民(右一)和夫人石静莲(右二)带女儿回家乡探望父母,与家人合影。

  1985年,法国《世界报》编辑德龙看了他拍的家乡,带去法国发表,并建议朱宪民,用更宽阔的胸怀拍摄,不要仅仅局限于家乡或某些特定的场景。朱宪民因此扩展了拍摄范围,由故乡拍到整个黄河流域。更重要的是,他认识到摄影并非仅仅是一种记录,而是能够在社会文明历史建构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丰富表达。

  “从我背着行装向黄河岸边走去,走入中原儿女、父老乡亲之间,我的手不禁颤抖了,我的眼也不禁被雾一般的泪水蒙住了,我猛然想到,我终于找到了‘根’,找到了艺术创作的‘根’。这胸中的火,这身上的汗,才是真正的太阳,真正的泉水。”朱宪民说。

  朱宪民数十年的摄影创作,一直求新求变,但其底色是一种笃定感:“中国摄影从起步到现在,经过一个又一个曲折。作为一个在这些曲折中沉浮过来的人,我深深意识到,真正长存下来的是那些对生活、对历史有深刻把握的作品。

  不仅是黄河,朱宪民从1963年起,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从大草原到长白山,从天山南麓到岭南峰峦,从苍山洱海到青藏高原,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满怀赤子之情,以平等而热爱的目光,把自己纪实摄影艺术创作聚焦在大多数普通百姓身上,拍摄人民生活状态、喜怒哀乐和精神风貌。

  如今,当观者驻足在那些曾经熟知和不再的生活场景面前,情不自禁会有细微的感动和温情。他的作品里有亿万中国人流动迁徙的生活图景,有日新月异的时代巨变,有质朴、厚德、勤劳、向上的中国精神。

  “作为纪实摄影者,我经常告诫自己摄影艺术本身存在的价值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摄影的价值和功能是记录社会的变迁,把即将消失的场面真实地记录下来。一幅好的摄影艺术作品,需具备真实、自然、生动的特点,这样作品才具有生命力和历史价值。”朱宪民说。

  在摄影界,大家习惯称朱宪民为“朱公”,一方面因他摄影经历资深和取得的摄影成就突出,另一方面更多是因为尊重他的人品和作品。耄耋之年的朱公,差旅中得空,或是居家时,便在电脑前整理作品,或是看摄影画册,又或是讨论书稿、听取作品策展的建议。从接触摄影到今天,朱公拍摄了很多这个时代马上要消失的东西、消失的场景。他一直在思考摄影作品的生命力,“什么样的作品能留下来,能让观者看到过去和未来”。

  2023年12月4日,朱宪民在家中接受《人民画报》记者采访。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民以食为天》是他的一幅代表作。画面里,爷爷拿着粗瓷大碗吃饭,孙女捧着最新的防摔搪瓷碗,看着爷爷,两个碗也代表了两个时代。改革开放之初,农村依旧是清一色土坯房,人们点油灯,在井里打水,用木棒打麦子。家里没有餐厅,大家习惯在街上吃饭,手里拿着粥和干粮,就像他小时候一样。

  朱宪民始终主张,作品一定要有时代的真实感。就如同偏远山区的农村不能代表当下农村的整体状况,对这个时代的记录一定要忠实于这个时代的真实状况。纪实摄影是“今天”拍“明天”看的,它最重要的使命是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他说:“一个摄影师,最应该关注的不是少数人的生存状态,而是大多数人。他们的快乐、淳朴、善良、勤劳,还有他们对于土地的依恋、安贫乐道,以及改善生活环境的韧性和固执。这些照片反映出来的变化,就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在经济上、精神文明方面的进步最直接的体现。”

  纪实摄影流露的是情感,折射的是人性;记录的是过去,指向的是现在和未来。问朱公:“当下的85%是什么?”——“年轻人。现在我再拍这个时代,镜头都给了年轻人。”朱公说。

  2018年12月,朱宪民在山东省聊城市老照片博物馆为小学生讲解摄影作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小米 Civi 4 Pro、Redmi K60E 等机型开启澎湃 OS 正式版内测尝鲜

  OPPO Find X8系列再次曝光:屏幕、摄影进化,有望重塑旗舰新标准

  在海外爆火的魔幻新游,居然是款18+的塔防游戏/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在海外爆火的魔幻新游,居然是款18+的塔防游戏 廉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