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职资料 > 初涉职场 >看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严管身边人的

看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严管身边人的

时间:

  纵览知行百家、采撷学苑精华,探索辅弼之道,导引秘书生涯。秘书工作的平凡平淡,有我们相伴;秘书生活的甜辣酸辛,有我们分担;秘书探索的艰难困惑,有我们照亮;秘书生涯的精彩点滴,有我们喝彩!

  1944年,在读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后,为李自成的失败唏嘘不已:“实则自秦国以来两千余年推动社会向前进步者因骄傲而腐败,因腐败而亡国。一个含辛茹苦、冲锋陷阵、流血流汗打出来的政权,居然没几天就糟蹋殆尽,线天’。这个悲惨的结局令人胆寒,这种‘错误’谁犯得起?”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不要滋长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新中国成立后,三令五申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作风。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因贪欲而胆大包天。在身边也曾出现过这样的人,他们利用职务之便无偿或低价收受地方送的一些水果、茶叶、丝绸等土特产。

  对于这些不正之风,心情十分沉重,把时任江西省副省长的叫回来,神情严肃地说:“你回来吧,主管第一办公室,你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风!”整风在的强力部署下,自上而下进行。在深入调查的过程中,身边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从思想认识的源头上解决问题。在看到身边工作人员收受土特产的具体情况材料后,很少发脾气的大发雷霆:“我的话你们就是不听,遇到暂时困难都过不去,脱离了群众,你们必须回到人民群众中去!”按照的要求,一些工作人员调离了。又拿出自己的稿费,指示按照实际收受情况,予以退回。

  从此,身边的工作人员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更加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了。

  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从北京到杭州,到上海,乘坐的都是总理的专机,为此机舱里配备了档次很高的招待用品。尼克松离开上海去日本,周恩来返回北京,途中,他对杨德中(时任总理办公室主任)和张瑞霭(专机机长)说:“飞机上的东西,我们谁都不能拿,不能慷国家之慨。”“那自然,那自然。”杨德中边点头边回答。周恩来又看着张瑞霭:“你张瑞霭也不能慷国家之慨。”张瑞霭也忙表态:“坚决照总理的指示办。”

  周恩来还经常用自己的钱补公事的花销。有次宴会设在北京饭店,席间秘书报来一份急件。没等宴会结束,周恩来就在饭店要了一间客房,批阅那份文件。之后,他吩咐秘书:“你去结下账吧!”“怎么?我们前后用了不到一个钟头,还要交钱?”秘书有些不乐意。“这一个钟头里也许就有客人要住这间房呢。这不就让我们搅了他们的生意吗?”秘书只好去付钱。可经理说什么也不同意,急忙找到总理:“总理呀!您批文件也是办公事,怎么能自己掏腰包呢?再说这客房本也是空着的嘛。”“我还使用了你们的卫生间呀。”经理拗不过,只好作罢。秘书按饭店住宿标准,交了15元钱。开了一张发票,留作下月总理工资里扣钱的凭证。

  工作人员耳闻目睹周总理廉洁奉公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养成了不贪身外之财的好习惯。

  对身边工作人员一向严格要求,尤其在公私分明等原则性问题上更是寸步不让。1956年以前,秘书的办公室里有一用发报机改装的收音机,体积很大,也很粗糙,但在当时这是个稀罕物,的几个孩子经常到这里收听广播。为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一位秘书与改装这台收音机的总参谋部联系,希望能用这台大收音机换两台小的。

  很快总参谋部就送来了三台由他们组装的简易小收音机。秘书留下一台,送给卫士一台,剩下的那一台就放到了孩子们的房间里。一天,在孩子们房间里发现了这台收音机,觉得奇怪,便问:“这是从哪里来的?”孩子们如实告诉了父亲。从孩子房间出来就把那位秘书叫去。问明情况后,他面色严肃地说:“你们怎能随便向人家要东西呢!以后再不准随便接受别人的任何礼物,不准占公家的便宜,不准打我的旗号办不应该办的事。要来的这些东西,通通退回去。”

  由于夫妇经常通宵工作,工作人员觉得秘书和卫士加班都有夜餐费,夫妇也该有。1962年,工作人员背着夫妇给他们申请了夜班加餐费,每人每天5毛钱,一个月两人共30元钱。过了许久,得知此事后,马上让王光美去查,并召集身边工作人员开了会,说:“我向来有通宵工作的习惯,人一天就吃三顿饭,无论是白天工作还是晚上工作,横竖就这三顿饭,要什么夜餐费?马上给公家退回去!”秘书为难地说:“家里钱本来就很紧张,再退回去这笔钱……”王光美马上说:“我们就是节衣缩食也得把钱退还公家!”秘书们不敢怠慢,算了一下,须退还公家1020元钱。这笔钱从刘家每月生活费中扣除。此后两年多,刘家的伙食大打折扣,周日也只有一盘荤菜。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经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由于劳累过度,面容越来越憔悴。跟随陈云工作多年的朱骅到北京看望他时,看到老首长生活如此艰苦,心里很难过,于是购买了一些补养品送去,想给陈云补补身体。这种完全出于关心的淳朴感情,却遭到陈云极为严厉的批评。

  陈云问:“买这么贵的东西,钱从哪里来?”朱骅张口结舌无言以对。陈云继续说:“如果你用个人的钱买,我只能劝你不要这样办,但无法进行批评。可是现在的供给标准很低,补贴费很少,你没有这样多的钱。如果你用公家的钱来买,请问谁给你的权力,让你慷国家之慨?”朱骅面红耳赤,十分尴尬。陈云进一步指出:“建国后,我们已成为执政党的党员,一言一行都要做出榜样,每个员都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我们是贫穷的国家,人民生活很苦,他们辛苦劳动,为国家积累财富,我们要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决不可用公款送礼。你真是胆大妄为,给党的脸上抹黑。应该明白,一角一分钱都是人民的血汗啊!”朱骅被批评得哑口无言,诚恳地承认错误。告别时规规矩矩地敬了一个礼,带着礼品自语道:“我把这些东西送给机关幼儿园去。”

  陈云不收礼,是有口皆碑的。他常说:“很多人送礼是因为有求于我,我若收下,以后决定事情必有偏差。”有一次,陈云外出视察后返京,火车就要开动了,当地派来送行的两位才悄悄跟陈云的秘书说,陈云身体很虚弱,缺乏营养,当地领导经商议决定,送给首长两只老母鸡和一些蔬菜。鸡和蔬菜是装在一个柳条筐里,偷偷从车厢后门抬上来的,瞒过了工作人员。怎么办呢?大家感到有些棘手。工作人员先是说明,陈云是一贯不收任何人送的礼物的,请他们下车时把东西带回去。但两位坚持说,这不是个人单独送的,是当地几位领导共同作出的决定,保证的身体健康也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工作人员只好如实向陈云作了汇报,并建议,东西既已送上车,再要他们拿回去,面子上也说不过去,不如按市价把东西买下来算了。陈云听完情况和建议后说:“这个先例不能开,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后就阻止不住了。跟他们说,心意我领了,东西我不能收。”最后,东西还是被带下了车。陈云用实际行动教育了身边的工作人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