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写作指导 >青年作家弘扬柳青创作精神研讨班在陕西举行

青年作家弘扬柳青创作精神研讨班在陕西举行

时间:

  7月3日至5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文艺报社、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协办,西安市长安区委、吴堡县委承办的“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 书写大历史讴歌新时代——青年作家弘扬柳青创作精神研讨班”在西安市长安区、榆林市吴堡县两地举行。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百精,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刘涛,团中央宣传部一级巡视员皮钧、副部长刘钊,共青团陕西省委书记徐永胜,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延河》社长兼执行主编阎安,北京大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韩毓海,西安市长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文涛、政协主席张军,长安区委副书记王韬,长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永涛,榆林市吴堡县委书记杨政、副书记闫博,吴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邢波,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总编辑陈章乐、副总编辑李钊平等70余人出席开班式。开班式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健为主持。

  胡百精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旨在学习研讨柳青的创作精神,探讨当代青年作家如何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指引下,弘扬老一辈作家的优良传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他谈到,柳青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优秀作品回应时代召唤,在鲜活深刻的叙事中展现党领导人民克服困难、奔赴向前的智慧和勇气;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人民中生根。我们要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更好运用文学文化的力量,引领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邓凯在致辞中表示,柳青是三秦大地抚育出的文学大家,其作品生动描绘了陕西农村的社会变迁,深刻展现了陕西人民勤劳、淳朴、坚韧的精神品质,字里行间充斥着真挚的人文关怀。“要想写作,就先生活”,这是柳青终身奉行的创作原则,也是每一位文学工作者应当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青年作家是新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新时代的记录者,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捕捉到真善美、创作出既触动人心又具备时代高度的作品,是广大青年作家面临的重大课题。希望大家能够以柳青为榜样,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中,脚踏实地,深入生活,倾听人民声音,感受时代脉搏,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作品,让文学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心灵与世界的桥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徐永胜在致辞中谈到,柳青将一生融入为人民写作的文学事业当中,描绘人民群众的生活场景,书写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讴歌人民群众的精神品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柳青创作精神最难能可贵之处,厚积薄发、为人民而歌是柳青文学创作的毕生追求。柳青一生所展现出的无私奉献、勇担使命、联系群众、艰苦创作等精神品格,值得广大团员深入学习和继承。共青团陕西省委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为青年人才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做好服务,动员引领广大团员和青年,在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的中国式现代化陕西实践中,做锐意进取的开拓者。

  阎安在致辞中说,柳青是一位勇于追求真实、探索真实的作家,其作品深刻反映了新社会新生活的多样面貌,展现出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对农民的高度关注与敏锐洞察。柳青的写作触及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变化中的觉醒与成长,体现了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中国文学追求革新的精神面貌,具有社会学与生活史的双重价值。尽管其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正逐渐成为历史,柳青却将这些珍贵的历史瞬间固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韩毓海认为,柳青对其生活方式的选择,与马克思“为人类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工作”的理念遥相呼应,体现出他义无反顾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决心。柳青的文学创作及其人生轨迹,也是对延安精神及中国人优良作风的集中诠释和展现,“今天我们学习柳青、纪念柳青,就是要通过对照,反思并寻找差距,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觉悟和能力”。

  王韬受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委托致辞。他谈到,近年来,长安区全力推进柳青创作精神的传承工作,通过一系列相关文化举措,推动柳青创作精神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希望广大青年作家以柳青为榜样,深入群众生活,创作富含深度、情感与温度的作品,讲述长安故事,展现长安风貌,以优秀作品讴歌伟大人民和伟大时代。

  鲁迅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崔君说,柳青将对农民生活的细致观察转化为作品中的细腻描绘,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对社会和人民的深刻关怀。当下的青年写作者生于互联网时代,拥有前所未有的资源与视野,如何在此背景下坚持并创新现实主义写作,是广大青年作家要面临的新课题。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传承和创新柳青创作精神,创作出充满时代特色和人文关怀,真实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兼备的优秀作品。

  开班式当天,与会专家学者及青年作家围绕活动主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交流讨论。刘涛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陕西省柳青研究会会长、陕西省作协编审邢小利,安徽省作协副主席胡竹峰,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小说评论》代主编杨辉,《时代邮刊》主编黄菲,《红岩》杂志编辑部主任吴佳骏,《中国青年报》评论部编辑、评论员黄西蒙,深圳市作协驻会干部秦锦屏,西安市长安区作协主席张军峰,《延河》杂志副主编弋舟,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鹏程,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裴亚莉,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广州市作协副主席王威廉,《北京文学》杂志编辑侯磊,《十月》杂志编辑蒋在,青年文摘杂志社总编辑付江,青年文学杂志社主编张菁,青年文摘杂志社副主编吴迪,中国青年杂志社记者于丹先后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柳青的作品强调真实与细节,对生活和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体现了对客观现实的尊重。柳青在皇甫村与农民共同生活长达14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厚重经历,使他的作品富含生活气息,笔下故事和人物生动而感人。在柳青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丰富多元的文学传统,其中既有中国古典文学的启迪与滋养,也有俄苏文学等域外文学的积极影响,他将这些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完成自我塑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同时大家谈到,面对当下复杂多元的现实世界,青年作家更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柳青创作精神的丰富内涵,自发关注时代、社会和人民,关注不同个体与群体的情感状况与需求,用心发掘和反映时代生活的丰富面貌。柳青的生活经验和创作道路启示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作家应当深入生活的旷野,在深入生活和继承发扬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再接再厉,创作出既能反映现实、又能引领时代的优秀作品,以手中之笔展现人文情怀和时代光芒。

  邓凯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柳青的精神世界和他的文学品格,总能输出源源不断的能量,散发出熠熠生辉的光彩,给人以常读常新的启发。此次研讨班是青春与文学的又一次美好相遇,希望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热情投入新时代文学事业,以柳青为榜样,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辉煌篇章。祝愿各位青年作家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风貌、引领社会风尚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参观走访了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柳青墓园、柳青文学纪念馆、柳青故居、柳青广场等地,并前往柳青出生地——榆林市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走进坐落在柳青文化园中的柳青故居,缅怀追思柳青。在吴堡县举办的交流分享座谈会上,李建军、邢小利先后发言。他们表示,柳青在其文学创作中体现出了强大的人格力量和思想深度,其作品不仅反映了他坚定的文学信仰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他对文学的崇敬之心和对艺术水准的不懈追求。柳青的创作精神,特别是他对信仰的坚持、对生活的深入,对新时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