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学习方法 >党纪学习贵在“学思用贯之”

党纪学习贵在“学思用贯之”

时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纪学习教育虽已临近尾声,但党纪学习永远没有完成时,要着重在“真学”“常思”“活用”上下功夫,以更高标准推动党纪学习入心见行。

  学纪于心,真“学”细悟把握本源。知之深,行之笃。党章党规党纪不是“一纸空文”,也不是简单的约束监督软指令,只有深入学习党的纪律建设基本内容,练就扎实内功,才能知纪、守纪、用纪。要始终保持党纪学习的正确方向,加强思想武装,学懂弄通新修订的《中国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核心要义、根本要求,学清楚、弄明白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做到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新旧对照学、联系实际学,从实质上把握党纪学习的本和源。党纪学习必须一以贯之,不应被动接受、浅尝辄止,要主动吸收、躬身求索,自觉将党纪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突出常态长效,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发力,主动克服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不足,打破思想与认知的局限,学出政治站位、学出使命担当、学出过硬本领。

  明纪于身,常“思”已过照镜内省。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也是警醒个人的带电高压线。心有戒尺,方能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要以党纪为准绳,在深刻理解领悟《条例》的基础上,明确纪律边界、树牢纪律意识、摆正政治规矩,知道哪些应该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主动用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始终在党纪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工作。面对日常种种诱惑、利益熏染,要时刻谨记《条例》规定,深学细照党纪这面镜子,严格对照“六项纪律”负面清单,念好“紧箍咒”、拉起“警戒线”,严防思想滑坡。《条例》作为规范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基础性法规,不存在局外人、更没有备选项,必须坚定维护、坚决执行,摒弃“看戏”心态,生动用好身边的“活教材”,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汲取前车之鉴的教训,在对镜自省中提升自我、革新思想。

  践纪于行,活“用”善为讲求实效。党纪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用,既要认真钻研,又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干。要深化对《条例》的理解运用,以党纪为纲,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不断提升政治意识、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把党纪学习当做长期任务,自觉接受纪律约束与监督,不越雷池半步,让纪律规矩为工作开展保驾护航,在良好的执纪环境中更好履职尽责。要统筹兼顾、多点发力,把遵守纪律向善作善为延伸发力,将党纪学习同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结合起来,两手抓、两手硬,防止出现“两张皮”。要严明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弱项,为提升工作质效提供新动能新活力,以赤诚之心更好为人民服务,着力破解工作中的各类顽瘴固疾,用实际行动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实际成效。(赵露露)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