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学科资料 >长期反复腹痛腹泻多学科专家“组团”来帮忙

长期反复腹痛腹泻多学科专家“组团”来帮忙

时间:

  总是莫名其妙肚子痛,反反复复拉肚子,有可能是炎症性肠病(IBD)惹的祸。IBD是一种受到多因素影响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好发于青壮年,没有办法治愈,需要终身治疗。

  IBD病因不明、病情复杂,诊断困难、治疗难度大,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结合临床、内镜、影像、病理等进行综合分析。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组建了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诊疗团队(IBD-MDT),多学科专家协同“作战”为IBD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疗服务。

  30多岁的王先生(化名)几个月来总是被反复肚子痛、拉肚子所困扰,到医院做了肠镜,发现回肠、回盲瓣及结肠多发溃疡。医生结合王先生的肠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认为他可能患有克罗恩病,但结核菌素试验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均呈阳性,王先生也可能患有肠结核,病理提示克罗恩病和肠结核均不能排除。

  棘手的是,肠结核需要抗结核治疗,疗程一般要一年到一年半,选择抗结核治疗可能延误克罗恩病的治疗;而克罗恩病的治疗常选择生物制剂,会导致结核的激活,甚至危及生命。

  面对两难境地,医生难以抉择,患者心急如焚。经推荐,王先生来到了中国科大附一院,求助于IBD-MDT专家团队。在IBD-MDT讨论会上,医院消化内科、普外科、临床病理中心、影像科、药学部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虑王先生为克罗恩病合并潜伏结核感染,为他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后使用生物制剂,王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同样受益于IBD-MDT诊疗模式的还有20岁的小李(化名)。小李从小患有强直性脊柱炎,1年前又被诊断出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治疗效果始终不佳,反复腹泻,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为控制病情,小李往返于多家医院、不同学科就诊,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接诊的医生们虽然都尽心尽力帮助小李,但每位医生都是从自身学科专业角度给出治疗意见,最终得出了不同的诊疗方案,疾病的控制陷入了僵局。持续的腹泻使小李越发消瘦,情绪也日渐低落。

  抱着一丝希望,小李和家人来到了中国科大附一院。IBD-MDT团队专家经讨论分析,认为小李的情况已不适合继续使用原有的治疗方案,为他开辟了绿色通道,优先安排住院,重新评估病情后更换了治疗方案,并根据小李的治疗情况,对方案不断进行调整。最终,小李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多学科诊疗团队(MDT),是指由多学科的专家围绕某一病例进行讨论,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与普通会诊相比,MDT有“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协作、规范化诊疗”的特点。

  中国科大附一院IBD-MDT通过多学科团队共同协作,实现学科资源整合,建立起IBD等疑难肠病的“一站式”诊疗模式,最大限度减少误诊误治,为患者尽早明确诊断并制定科学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巧民教授和副主任医师解丽的带领下,IBD-MDT专家每周三下午就患者病史、检查检验完善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目标、诊疗计划、可能的并发症和潜在的风险等开展详细讨论,最终确定诊疗方案。团队成立至今已诊治疑难肠道疾病病例近千例。

  中国科大附一院消化内科是“中国IBD区域诊疗中心”“长三角消化慢病诊疗中心”、安徽省炎症性肠病专病联盟理事单位。医院IBD-MDT于2015年由消化内科王巧民教授牵头组建。团队成员由消化内科、普外科、临床病理中心、影像科、临床营养科、药学部、肛肠科、风湿免疫科、感染病科、超声医学科、临床护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1、通过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就医服务”—“门诊挂号”—“多学科门诊”预约炎症性肠病MDT预诊号。

  2、经消化内科等学科门诊医生推荐或IBD-MDT预诊门诊筛选后,办理多学科诊疗相关事宜。

  CT、MRI、胃镜、结肠镜、小肠镜、病理等所有检查、检验报告单。 (王松 解丽 方雯)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