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反思 >名教师工作室

名教师工作室

时间:

  名教师工作室建设是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省前中名师积极申报名教师工作室,领衔的市、区级名教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学校共有黄惠涛、苏建立、汤志荣等名师领衔的11个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12个武进区名教师工作室。 省前中教师发展的孵化器

  省前中名师领衔的工作室,确定的总体愿景是:以理论学习为导向,以教学实践为核心,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努力成为名师成长的“孵化器”、教改实验的“加油站”、实验教学的“信息源”、对外辐射的“资源库”。如常州市蔡卫东物理实验教学名教师工作室,其愿景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学术素养方面:通过阅读、培训、交流等活动,力求成员夯实专业知识(有底气),开拓学科视域(有眼界),丰厚文化底蕴(有根基)。

  课堂教学方面:通过观摩、讲座、研讨等活动,帮助成员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把握学科能力,推动成员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的形成。

  教育科研方面:通过成员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的深入研究,提高成员的教科研能力。

  师资培养方面:利用好工作室师资优势和交流阵地,促使成员形成一技之长,不同层级的成员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省前中名教师工作室活动均在实践场域进行,聚焦实践问题,以实践者培训实践者,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为主。发挥“中介桥梁”的作用,做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间地带”,不断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水平和层次。例如“高中生物跨学科学习研究黄惠涛名教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

  目标引领,任务驱动:根据成员个人发展规划制订具体的活动和任务,让成员带着任务去学习。专题研讨,助推成长:围绕培养目标,开展系列专题研讨活动,包括课堂教学类、实验教学类等。“请进来,走出去”:邀请高校教授等到工作室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交流。示范辐射,区域联动:通过博客网页和QQ 群建设,以点带面,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省前中名师领衔的工作室,主题选择适切。围绕学科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精心选择活动主题或研究项目,以研究型教师培养为导向,通过工作室的磨砺,促使教师从“技术熟练者”走向“反思性实践者”。文化建构有效。以开放、进取、民主、包容等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组织文化,使得成员能够运用反思、探询、倾听等技巧来共同学习和成长。评估取向多样。变“评估”为“展示”,借助于回顾视频播放、成员的观点报告等丰富多彩的载体和形式,全方位地展现工作室中教师的成长。

  省前中名师领衔的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大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以蔡卫东物理实验教学名教师工作室为例。培养青年教师成效明显。有6人在市、区优秀教师“五级梯队”中实现晋升,1人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被评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8人获政府嘉奖。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明显。评优课和基本功竞赛,1人获省一等奖,1人获省二等奖,1人获市一等奖,3人获区一等奖。教科研能力明显提高。工作室成员主持了3项省级、1项市级、3项区级课题研究。成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共发表论文56篇;其中9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推进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室围绕实验教学开展了研究:学生对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中澳物理实验教学比较研究,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研究,实验仪器的改进和创新研究,实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推进课程基地建设。2015年省前中“启创物理实践课程基地”成功申报为省级课程基地,2018年获得优秀评估。推进了“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工作室成员辅导学生参加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连续获得江苏省金奖,2015年获中国高中生物理创新竞赛(CYPT)金奖,2018年获澳门华语地区学术论证赛特等奖第一名。